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所谓生本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相信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过多地干预学生,而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生本教育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求学生不断观察、操作、发现知识,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如何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大前提。

当前,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与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生本教育还有一定的距离。只有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课堂45分钟的质量和效率,减轻学生课内外的作业负担,给他们以更多的自主时间与空间,才能保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成功人才。

一、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最主要是改变教师的思想,要让所有教师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来,落实到行动中,而不是喊口号。

1、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很多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不敢改、不会改,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多组织教师培训、多组织研讨、听专家讲座、听名师讲课,接触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2、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适应角色的转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1)参加教研活动,提高业务能力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前提。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上好一节课,课前就必须仔细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案。此外,还要通过参加同年级、同学科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在说课、集体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形成共案,也可根据本班实际,借助网上资源对共案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2)课堂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场所。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化,教师不再是主角,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让他们动起来,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在课堂上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其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其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多了,学生活动少了。因此,教师要少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

(3)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及体力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俗话说得好,“不爬哪能立?不立哪能行?不行哪能跑?”爬、立、行、跑是人生的循序渐进过程,而知识也是由认知到掌握再到运用的循序渐进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增长知识。

二、“以学定教”教学原则的实施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的具体方法: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从过去注重“研教”转向重视“研学”,“以学定教”也就自然成为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它要求我们教师能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施教,使我们的教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1、因材施教,关注差异。 学生存在差异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学习基础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行为习惯的差异等等使教师面临着新的教学问题,并接受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材施教,关注差异,在教学中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在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保全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底”,但不封部分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的“顶”,从而使参差不齐的学生一个不少地获得不同的发展。

具体来说我是这样操作的:

(1)课前辅导,指导学法。

“学缘于思”,如果课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想一想,课堂中他们就往往能带着问题学。每次新课前,我总要带领学习困难的学生先预习一下与新课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新课中相应的知识点,带着他们想一想、问一问、做一做,以此排解他们接受新知的困难,帮助他们创造在课上良好表现的机会,不断赢得其他同学的青睐,从而使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倍增。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他们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课堂提问精心安排。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更需要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的参与。但教学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承受着因基础差而带来的学习困难大的压力,所以面对老师的提问,他们更担心被老师、学生冷落、歧视而游离于问题之外。因此,教师更要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备课时能为这些基础差的学生专门设计一些问题,课上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他们,并多预设几步,当他们思维受阻时多一些引导鼓励。平时对这些孩子多用肯定、鼓励、赞美的评价语,并引导班里学习好的学生一起来关心尊重他们,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充满期待、关怀、鼓励的目光和话语中克服自卑、胆怯心理。

(3)分层教学,殊途同归。班内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达到因材施教。这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教师的调控,即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各层题目与各层学生之间的关系。一般说,在学生按层次了解相应题目之后,再由教师控制师生共同由低到高地解决各层问题。在解决低档题时,虽然B、C两组学生没有做,但他们完全可以在A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决策并迅速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就自然地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同时A组学生回答了简单问题,坚定了他的学习的信心,又为他们解中档题时打下了基础,在解决中档题时,由于A组学生刚解了基础题,稍加努力就可以解决中档题,这样就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C组学生此时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因为他们要快速解决中档题也不是十分轻松的了。每节课的重点就在于解决中档题。这是要求大多数人都应掌握的层次,也是联系A、B、C三组学生思维的纽带和桥梁。在解决高档题时,教师根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A、B两组学生能够够得着、受启发,又使C组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班内分层教学整个课堂自始至终三个层次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中差生由于起点较低,容易入手,他们根据自己的程度解题并且随时都可以蹬上新的台阶。这样就较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优生可以直接插高难题,为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创造了条件。这样的课堂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正效应场,各类学生互相激励、启发,共同进步、提高。班内分层教学有很多优越性,但也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是一个班学生程度不同,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控制,使各层学生互相激励、启发。

(4)心灵对话,策略捕捉。愉快、兴趣、自信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因素,培养学习困难学生的这些心理素质,给他们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比每天辅导他们做几个数学题的转差效果要好得多。健康愉悦的心理更是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所以老师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关键要补上心理一课。我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师生对话本”,鼓励他们及时记下数学学习中的感悟、困惑,通过批阅,老师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从中捕捉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态,为有效实施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2、因势利导,探引结合。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和核心是要确立好探究点和处理好学生探究与老师引导的关系,学生探究空间的大小,探究目标的确立,老师在学生探究中的导引方法,切入时机等都要在备课时精心预设,做到“探”中有“引”,“引”中有“探”,探引结合,相得益彰。因势利导,探引结合还应体现在不断调整教学预设,以学生的思维状况为标准调节教学进程,顺着学生的学情去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老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出现的探究点,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探究,使学生获得预设以外的收获。你已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使初尝成功的学生又生成新的困惑,掀起再次探究的热情。做到这一切需要老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而教育机智来自于老师平时的积累和反思,所以老师要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对成功和遗憾之处进行分析总结,做好教学后记,使今天的课堂缺憾成为明天课堂的精彩之处。

3、因需而教,激趣促情。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知识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但他又是对实际的抽象与概括,许多学生对数学本身在心理上就有一种畏惧感。寻求一种学生易接受知识的理想途径,从实际生活引入新知识,即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学生熟知的问题。只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才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学生才有动力去学,只有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学生才有兴趣去学。实验教材和原教材比,选择的多是有意义的且更具现实性和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所以作为课改实验的老师我们不仅要用好教材,而且要努力开发教材,要从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课堂教学。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作为教学切入点,让简单的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成为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生活中,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在最惬意的活动中投入最主动的学习。

4、因地制宜,开挖资源。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改的一大特色,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数学的情境化、生活化在实验教材中已得到很好的体现,然而一套教材面对全省,甚至更大区域,不可能照顾到使用教材的所有地区。因此,实施实验教材的老师要具有因地制宜开挖数学资源的意识和眼力,不断改变、充实教材,才能更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使教学富有成效。让数学生成文化,让文化滋养数学,使数学教学与精神文化建设得到有机整合,使教书育人目标得到落实。

2、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比较低的阶段,怎样先学后教?

3、谁知道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教育大国,教育理念源远流长,但陈旧的教育观念也根深蒂固。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把学生放在一个从属和被动的地位,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相适应,近年来,主体教育理念开始在我国教育领域萌发,主体教育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主张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与现状,从而真正调动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改进和重新调整师生关系。在主体教育理念下的这种“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在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功能、深入揭示人的本性、摆正学生和老师在教育中的地位等方面与传统教育有很大差别,它把弘扬学生的独立个性、主体性视为现代教育的根本,相对于传统的教师中心学是巨大的进步。

一、生本教育首先是生命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对人的确认。关注学生的生命应该成为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生命定位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实践时,不管是从教育价值考虑,或是在教育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的选择上,都要关注生命本身: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任何偏离原点的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发生,离开了生命及其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建立于生命之上,这就要求我们要理解生命的内涵,尊重生命的逻辑,倾听生命的律动,不断地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增加生命的价值,创造新的精神生命,使生命日趋走向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而教育只有服务于生命才有价值。所以,判断一种教育活动是否合理,基本的尺度是看它有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没有使每一个身处教育世界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活力,有没有使生命的能量通过教育得到了增值、提升和扩展。

传统教育观影响下的教育行为,使教育的主体一学生失去了生命的本真。我们几乎已经不能欣赏到真正意义上的“孩子”和“学生”,他们只作为“考试人”和。作业人”存在于我们的视野中。,强烈而迫切的学习愿望本是学生生命本身释放出来的要求,而非生命化的教育却遏制了这种要求的自然发生,使学习和受教育变成了学生生命中的痛苦,并成为折磨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罪魁祸首,这种教育使学生的生命失去了光彩。

“关注生命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直面生命,回到生命是教育的天职,是教育的本义,也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自然生命的成长发展的有关内容,更要关注人的价值生命、人的情感,以及智慧的不断丰富和满足。人在生命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体验、检验和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这是我们当今教育中最需要弘扬和提倡的东西。教育就是要高扬生命的神圣和不可侵犯性,这是生命本体教育的价值追求。如果我们在我们的教育中漠视生命,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学生是一个不断生存着、发展着的生命体,他们不断在告别过去,走向未来,向他人、向社会、向自然开放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自我”。教育理应依据人的生命本性,尊重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发展。

教育尊重生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天性。对每个特殊的个体来说,这意味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在充分尊重差异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用划一的教育抹平所有的学生。因此,任何不尊重生命的教育,必然是对生命的折磨,更不可能促进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是生命教育的目的。生命的教育,最高目标应是“成为真正的人”,创造自我的价值,完成自己的价值实现。因此,教育作为育人的活动,就责无旁贷地把促进人的价值实现,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作为自己的重大使命。教育学作为生命成全之学履行推动人的价值实现,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使命,也就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与位置。

二、生本教育应强调个性教育

主体教育认为,促进每个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我们所发展的学生主体性不应是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主体性,而应是丰富多样的、体现出鲜明个性特征的主体性。那种在社会生活中不能独立自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盲目跟从和缺少创造性的人,往往被视为缺乏个性的人,因此,强调教育主体性,就必须强调人的个性,个性应是主体性的题中之义.教育个性化的思潮首先产生于二战后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而猛烈地冲击着各国的教育,是对二战后各国教育改革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在强调重视学生的不同需要、特殊兴趣和不同才能的培养,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仍然较为严重地存在着不尊重学生个性,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状况。分析个性教育困难的原因,以往将它归结为工业社会人才规格化需求导致的结果.学校教育的人才标准与培养方式,就如企业生产产品一样,统一由社会规定,按社会需求进行生产,出现了社会教育、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之间的矛盾。当前,虽然人们开展了大量的对教学活动、中学生个性教育的研究,但许多研究还是把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上,甚至直接定位在升学率的提高上,很少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个性的完善。其实,学校的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充满新颖刺激的、开放自由的。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存在着个性特点、智慧类型、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我国高度统一化的教育教学组织体系,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统一化的教育教学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在这种矛盾和对立面前,学生只有要么放弃自己的个性追求,顺从教育教学的组织化安排,当一个被社会、家庭和学校所期望的“学习优秀”的学生;要么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学校教育教学的反判者形象出现,当一个被高度统一化、组织化下的一系列“考试”所淘汰的人。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水平不同,这主要指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主体性发展水平上呈现出的差异,当然也包括相同年龄的学生在主体性发展水平上呈现的差异。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但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却可能面I临严重的障碍;而有的学生虽长于与人相处,但面对复杂的客观世界却不知该从何处理;有的学生在文学艺术领域有着非凡的表现,主体性发展达到极高的水平;而有的学生则在科学探索领域拥有较高的水平,能驾轻就熟,不断发展创新。虽然,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向着尽可能高的水平发展,是主体教育的追求,但如果因此为由,无视个体生命之间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性,无视个体在主体性发展上的个性化表现,将具有不同天性和潜质的个体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加以塑造,以塑造出同一规格、同一类型的主体性,那就完全背离了主体教育的精神。既然学生的发展是充满差异的,个性亿人才是不掏一格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让学生按照一种速度、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发展。为此,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单一的一元化的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科目;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前提下,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按照个性教育的主体性发展需要,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来推动个性化教育,应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个性教育作为一种思想与理念,不仅要贯穿于学校教育中,也应渗透到社会与家庭教育中。

三、生本教育需要枸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形成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绝对权威。这种师生关系是“支配一从属”的关系,这是由学校这一特殊的社会情境决定的。当学生尚未进入教育过程时,教师已经制定了或掌握了有关教育活动的规则,而学生则要不断地适应教师制定或已然掌握的规则。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模式是由社会情境预先规定的,教师代表了成人世界和社会的一面,一旦学生进入这一社会情境就被要求遵守已有的社会规则,师生关系只能是。支配一从属”的关系,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受教育的地位,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时代的进步已经使师生关系发生了微调。师生间不再只是教师向学生实施社会化,学生也会社会化教师,即学生对教师的反向社会化,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双向社会化关系。也就是说,双向社会化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应有的关系,但确实形成这种关系是需要外界条件和教师的开放态度的。实际上,在教育活动的某些阶段,教师并不能直接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比学生高明。 ·,其实,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学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师生关系是学校众多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它受社会因素的制约。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为营造和谐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客观条件和环境基础,为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双方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在学校,教师是教者,学生是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师生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教书和学习活动的,不存在身份高低,在知识面前、真理面前是平等的。教师要把对祖国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责任感,以爱的形式全部倾注在学生身上,关心他们的健康.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着教师的爱茁壮成长。

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会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并引起学生积极的反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建立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师生的共同努力,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师生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在师生关系交往的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可以主导师生关系的进程和程度。

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就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就能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热爱、尊重学生,教师就要成为每一个学生强项的发现者。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实现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那么他可能是一个发散性思维较好的学生;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那么他可能是一个动手操作能力很强的学生;有的学生写作业很拖沓,那么他可能是一个细心周全的人等等。如果把学生不可忍受的缺点换一种角度去看就会变成一种积极的品质:一种独特的个性,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还需要宽容。宽容是指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实现与发挥的宽松的外部环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瑚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教育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做、敢闯、敢质疑,敢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出新思想与新方法,因此,只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转换,才能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给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四、生本教育要求更新教育评价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人,我国教育界已逐渐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开始了“睁眼看世界”,启动了一轮叉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这些改革集中一点,最根本的就是教育教学价值观的转变,就是从过去的以“双基教学”为代表的教育价值观,转向以“素质教育”为代表的教育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学校的评价体系并没有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出现了教育评价观与素质教育价值观的严重背离。尽管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仍然以考试、升学论成败的今天,升学率的高低或考试成绩的好坏还是唯一的教育评价标准。

我国基础教育。以考试论英雄”的最高形式就是“高考”,它是我国源远流长的考选制度延续到现时代的一种形式。这种考选形式已经演绎到了。中考”、“小升初考”,甚至“幼儿择园考”,几乎就是个一以贯之的维护择优选拔的线性流程。在应试教育主宰一切的教育背景之下,教育评价完全成为了应试教育的“工具”,过分强调分等和排队功能,而改进教与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几乎消失。在这种教育评价体系中,似乎只有获得第一名的学生才是值得骄傲的,才是胜利者,其他同学都是失败者,都是为第一名而存在的。这样的评价体系不关注学生的全面的素质培养的评价,不是扶持薄弱学校、关怀弱势群体、关心教育均衡发展、重视平民教育的评价,而是集合优质教育资源、扶持优势利益群体、限制教育均衡发展、鼓励精英教育的不全面的评价体系。这种不均衡发展的评价体系势必发展为拒绝平常,也不热心于培养平民普通劳动者,致使中小学生们都热衷于追求卓越、当大家。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由此便导向了精英化,而基础教育学校的校史也就写成了精英史,它不记录也不宣扬学校所培养的普通劳动者的业绩,只是如数家珍地记录并且宣扬自己培养的精英。然而,不只是各地政府像抓GDP一样抓高考分数,导致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就连那些从事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学者,各级各类的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们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支持它。如今我们不得不面对青少年群体中的道德失缺,诸如善良,仁爱、合作、互助、平等心、感激心、敬畏心、宽容心等正在失落。因为残酷的考试竞争选拔淘汰,容不下这些美好的品性,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还不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虚无了学生的自然生命的成长。

应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丰富多彩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既然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有巨大潜能的、有个别差异的人,我们现在的教育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时就不能像过去一样用一把尺子一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应该用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对当今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是主体教育理念下的生本教育的要求。

这种新的评价体系首先应该是还学生正常的生存环境,摆脱“应试教育”扭曲了的评价制度,让他们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其次,把评价的着眼点从竞争性的精英选拔转向鼓励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总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应该从单一的评价标准中走出来,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发展潜能,建立适合每个学生潜能发展需要的个性化的评价标准,确立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