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平庸 风沙渡(以“拒绝平庸”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作文)

1、以“拒绝平庸”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作文

以“拒绝平庸”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作文

拒绝平庸 风沙渡(以“拒绝平庸”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作文)

2、由头类作文该如何去写

何谓“由头”?就是由此说开去的一个“引子”,一个“话瓣儿”。好的“由头”,均有益于议论文的生发。鲁迅先生的代表性杂文,基本上都有一个精彩的“由头”,如《最艺术的国家》的开头说:“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艺术的可贵,是在于两面光,或谓之‘中庸’——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斯言一出,下面揭露“中庸”的虚伪性就顺流而下,势如破竹了。作文要有好由头作文要有好由头,要写文章的人对此问题重要性,都很清楚,只是怎样才算好由头,如何去找好由头,又让很多人迷茫不已。牵扯出来的又有若干小问题,对此笔者有一点粗浅思考,现写出来,作引玉之用。由头是什么作文要有好由头,那么“由头”是什么?“由头”就是由此说开去的一个“引子”,一个“话头”。“由头”是引发议论的一个话题,但非正题,为议论性文体所用。这里的议论性文体,不只是规范性的议论文,也包括议论性散文、杂文等。作文要有好由头,言说“由头”,其文体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向了议论性文体。所以,作文要有好由头,基本是针对议论性文体而言,是议论性文章写作要有好由头。怎样才算好由头好文章要有“吉祥三宝”——“凤头”、“猪肚”、“豹尾”。好的“由头”即是“凤头”,有神来一笔之味。好“由头”里有生命的机趣、生活的沉想、智慧的火光。它是思想的瞬间写意,是智者的诗意顿悟。好“由头”不单用于行文开头以引正题,亦可用于行文中间与结尾以过渡与回转。在行文论证中不时回指“由头”,能使文章起承转合自然严巧,又使内容深沉严肃而不失灵动活泼。鲁迅《春末闲谈》里的“细腰蜂”,《拒绝平庸》里的“风沙渡”“写微博”都在开头、中间、结尾纡回流走。何永康教授如是说——以“由头”开篇,“由头”必须精彩:一要令人眼睛一亮,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二要短小精悍,以最经济、最漂亮的文字叙述最有用的信息。以“由头”开篇,要对“由头”进行分析,找准一个“小”、“深”、“新”的角度,以此立论,布局全文;忌讳就事论事,文章的主体部分应“放得开”——有所发散,有所生发,文末还应“收得拢”。好的议论性文体,都有一个好由头,比如鲁迅先生代表性杂文,基本都有一个精彩“由头”,如《春末闲谈》,开篇交代一个特定时空——“正是北京(一九二五年)春末”。作者以故乡盛夏细腰蜂捕捉青虫的“闲趣”为“由头”铺展开,闲谈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联想到“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尽力施行的“各种麻痹术”,再联系现实中“治人者”的“治之之道”,于闲话漫笔之中,对旧时统治者精神控制术手段及其失败作了辛辣讽刺。这个“细腰蜂”由头不只飞在开头,也穿行在文中各处,使得文章摇曳生姿。再如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拒绝平庸》有两篇满分作文,由头选得也相当好。一篇以赴考途中不经意看到的小餐馆招牌“风沙渡”为由头,联系现实人生,阐述拒绝平庸、不做平庸之人的重要性必要性。另一篇满分作文是以“评述自己在“用微博”方面拒绝平庸之举”为由头,用苏东坡、林纾等人拒绝平庸的典型事例阐明“要拒绝平庸,就要不甘于平凡,不沦于庸常,以发自内心真情和思考来踏出自己的路”的事理。文章起笔不凡,切入巧妙。此二文成功与“风沙渡”“用微博”等“由头”选得好不无关系。好“由头”在哪里好的“由头”从生活中来。鲁迅《春末闲谈》里的“细腰蜂”,《拒绝平庸》里的“风沙渡”“写微博”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谁都能看到,感受到。我们要学会捕捉这些生活中的精彩由头。要捕捉到精彩由头,就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也要乐于观察,勤于思考。好的“由头”也可从阅读中来。做一个有心人,在阅读中搜集一些有内涵的趣闻轶事,常常能够提炼出好的“由头”来。比如苏格拉底的“打雷之后必会倾盆大雨”、季羡林“为陌生大学生照看行李”的趣闻,就是相当有内涵的,可以做为由头来论述“肚量”“胸怀”“修养”“容忍”“淡定”“超脱”“平易”等等命题。一旦有了好“由头”,后面的行文议论,便容易触类旁通、有所拓展了。提取细枝末节为“由头”人事物象的场景总体上说是庸碌琐碎芜杂的,而所有的精华又都藏于庸碌琐碎芜杂中,就如居里夫人所提炼出的一克镭,那种惊世的光芒原只深藏于小山一样的沥青残渣中。虽庸碌无常却又不时闪现。我们要做的,便是从庸碌琐细芜杂中提炼那有着镭一样特质的细枝末节,来呈示真实、亲切、自然的生命内蕴。比如严冬坚守于枝头的孤叶,那一份执着,那一份顽强,无须多言,自能无数次触动有心人无限温柔的心弦。捡拾启人深思的物象为“由头”客观事物、自然现象中常常隐含着人生哲理。比如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比如小雾般稳停半空的蜂虫,寂寞如空屋的蝉蜕,压弯草叶轰然坠地的晨露,荒凉小径边的断石残碑,灿烂照耀坎坷的落日,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的落叶??以此作为“由头”,可以直入物象的本质,让人顿生的生命震颤。

3、高考满分作文要最新的

2011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旧书

淡淡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浅浅地映在房间的地板上,投下柔柔的光辉。

轻轻打开书柜,我看到了我熟悉的书目。

目光在一本本书上游移,不知道该拿出哪一本,本本都是我最熟悉不过的,有厚厚的《红楼梦》,薄薄的连环画,深奥得我至今看不懂的《论语》……一本本书都是我能倒背如流的。我犹疑地看着,突然,一种莫名的心情跳动了一下,只是微微看了一眼,便毫不犹豫地把最底下那本早已破旧不堪的一年级教科书抽了出来。

轻轻地翻开,“嚓啦啦”的一响,泛黄的书页硬邦邦的,我先是一愣,然后不禁笑了起来。我想起来了,快上二年级的时候,我边看它边洗脚,一不小心,手一滑,它就像一只泥鳅似地滑进了水盆。

一页页翻开,先是拼音,然后便是教我们写简单的生字了。虽然上面的字迹都随着水迹模糊了,却还是大致辨得清楚。我看见一个女孩,用又白又胖的小手,紧紧地抓住铅笔,一笔一画地写着,写得歪歪斜斜,脸上却满是童稚的欢喜。

“一”字突然映瞒了眼帘,满页纸上都是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的“一”字,一开始的“一”,画得像蜈蚣似的,压抑得让人难受。后来的虽然算不上清秀漂亮,至少也没有一开始的难看了。在书边的角落里,我看到了一行稚嫩的字体:wohuixiezile(我会写字了)。虽然是拼音,但我还是看明白了,那个女孩,在满满的一页上画满了“一”字,最后欢天喜地地在角落里写上了一行拼音,明丽的阳光从发丝里穿下来,圆圆的小脸上映满了纯真的微笑,就像浮在水面上的阳光一样灿烂。

继续往后一页页翻着,每一页都有东倒西歪喝醉酒似的字迹。有一页上的纸不知为何破了半张,一看到这,我就明白准是和父母闹别扭了。从小我就有这个毛病,一来气,碰到什么撕什么。

一页页翻着,有一页上画了两个小人,歪歪扭扭地杵在纸上,不知正说着什么,对话早已模糊,但一种久违的心情从我心上悄悄滑过。

小时候用的书,现在看上去非但不陌生,反而感到了分外的亲切。从小学一年级的幼稚,到初中二年级的成熟,我的变化真的不小呢!但是心里的童真似乎并没有变,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结了一层厚厚的茧,随着这本旧书一页页翻开,那茧,一层层地打开了,童心飞出来,童年的快乐像漫天的阳光一样撒了下来……

静静的月光洒在手里的旧书上,虽然书页早已泛黄,我却看见了童年的笑,童年的泪……

2011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1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点评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胡家俊

高考作文评分,看重学生独立思考与思维的能力,看重学生独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看重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能力。文章从人的性情的角度,论述“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的观点,思路清晰,构思严密。先是以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为例,引出自己的观点,夺人眼球。再引用毕淑敏的一句话,拓展开去,深化自己的思考。接着以自己对空乘人员的体验作为例子,强化自己的观点,更加让人信服。还以马寅初的事迹作为论据,加深对观点的认识。最后,联系现实,以问句作结,引起反思,令人回味。文章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文采,而且相当多的文句很有意蕴,耐人品读。

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2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 “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 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2011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

一首歌,一个回忆。我一不小心走进了你的回忆,喜欢戴上耳机静静听那首Vae,从此我的世界里再也不能没有你。

——题记。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个音乐的天使。你展开音乐的翅膀,萦绕在我们的耳旁,抚平我们的忧伤,美好的曾经,自废的约定,夹杂着你的歌声,如樱花飞舞,如落英缤纷。轻轻聆听,细细品味:清明雨上,折菊寄思;断桥残雪,白堤柳帘;粉色信笺,盛满思念;如果当时,红雨瓢泼;半城烟沙,金戈铁马;有何不可,解冻冰河;灰色头像,坠落升空。你的音乐充满回忆,眉目当年,流转心间,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全都埋藏在昨天。你的音乐溢满伤感,人生若之如初见,又何须感伤离别,飞蛾扑火,单人旅途,仿佛都是无奈的选择。你用音乐眷写青春,你用音乐道出了学生时代最明媚的伤,我们的世界从此有了你。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位心灵医生。你本该拿起手术刀救死扶伤,却用音乐为我们疗伤。你告诉我们,我做我的改变,又何必纠结;你告诉我们,不是穿上情侣装,就可以装情侣;你告诉我们,如果爱,就请深深爱;你告诉我们,我想牵着你的手,逃离这个星球;你告诉我们,一缕青丝,一生珍藏;你告诉我们,一起踏过了几座春秋,领悟了爱不是追逐占有;你告诉我们,玫瑰花的葬礼,埋葬着深深爱着的你;你告诉我们,花开后花又落,轮回也没结果;你告诉我们,缓缓流淌的爱,芳菲不尽;你告诉我们,你的城府有多深,我爱的有多蠢;你告诉我们,惟爱你,你的声音是幸福的动力;你告诉我们……你已经占据了我们半个灵魂,睡觉总会不自觉的听着你的声音,我们的世界需要你。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没有你的世界会降温。你像夜空中的那轮清澈的庐州月,深深的烙在我们心上,给迷路的我们指明了方向;喜欢你那迷人的烟花笑,都说烟花易冷,而你却独自灿烂,温暖我们的明天;喜欢听你的雪花谣,像是时光倒流,睡在了妈妈的怀抱,安静的独享这久违的幸福感。你是个“坏孩子”,独自承受这变化,因为你懂得“真情or假意,自知冷暖”。我们世界不能没有你,没有你的世界仿佛是世界末日。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道看不见的风景。你“潜伏”网络,保持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用你的低调谱写了一首首扣人心弦的歌。你一直在那不遥远的地方,为我们鼓掌,却不被所谓的“正统”接受。你“破冰而出”,签约海碟,空降全国,签售专辑,走上荧屏,锻炼自己,我们终于看到了你这道靓丽的风景。我寻你千百度,你在那灯火阑珊处。你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我们的世界不能没有你。

你的音乐才华令人叹服,你的低调让人佩服,这个高调的世界,需要你的降温。

你说,我们的恋爱是对生命的严重浪费。你说,该在的会在,该走的会走。我希望你是我们的珍贵,永远都不要离开我们的世界。

2011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拒绝平庸——风沙渡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2011年江苏高考六篇满分作文原文之二:拒绝平庸

福楼拜曾写过《庸见词典》一书,他在书中以戏谑的笔法列举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上盛行的”大多数”人的平庸的看法。这无疑是对平庸者的当头棒喝,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他那拒绝平庸的决绝态度。

其中的诸多词条对当今社会仍有启发意义,如”咖啡–使人聪慧。要喝不加糖的”,”词典–那是无知都使用的。”许多人秉承着这样的平庸的社会性的见解,像”大多数”人那样庸庸碌碌地活着。

我们身边定然有这样的人在。他们即使变为”卡奴”,也要用奢侈品,即使变成”房奴”,也要拥有一个固定地址。他们或许活得像一句广告,或许活得像一部成功学,但无可否认,他们活得平庸。

拒绝平庸并非是一味地盲从时代潮流的脚步,也不是故意地与大众的认识相忤逆,而是清醒地活着,认识到自己的内心,保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精神。正如《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顺从内心的指引,追寻自身的梦想,而舍弃了人们所认为的”好工作”,孤身来到巴黎,克服病痛折磨,最终自我流放到一座小岛,创作了足以震惊世界的名画。他没有满足于地上六便士的眼光,而是追逐着心底那轮明月的清辉,拒绝了平庸,实现了自己的追求。

当然,拒绝平庸而顺应内心,是有难度的。纵使是特立独行的韩寒也不能轻易地拒绝平庸。他曾立下不签售、不代言、不商业等等”12不”的规定,我们却仍看到了”我不是什么旗手,我就是我,我是韩寒”这样标榜自我的广告。在他对读者的连声道歉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无奈。

作家们对此总是最敏锐的,鲁迅作品中的”帮闲”形象证夏瑜这样的革命者流血牺牲。纳博科夫的《云影·古堡·湖光》中一个不愿卷入集体活动而想独享美景的旅客被其他旅客干扰同化,最终被殴打致死。这些作家都敏锐地发现,要想让更多的人成功地拒绝平庸,还需要社会能够包容更多的异见。

我想,社会环境固然重要,但要想在时代合唱的边缘有自己独吟的空地,仍需个人拒绝平庸的选择。不一味追随大流,也不刻意触碰逆鳞,这或许是拒绝平庸的最好态度。

简评

文章由福楼拜《庸见词典》引入,概述了当今社会生活平庸者的表现,进而提出”拒绝平庸”要”清醒地活着,认识到自己的内心,保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精神”,并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剖析了”拒绝平庸”的不易。行文思路清晰,分析辩证,体现了作者较强的思辨能力。

4、什么叫个性化写作

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个性化”写作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专家们对“个性”的解释: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由此看来,“个性化”写作展示给我们的,应该是每个学生所独有的情感表达和价值取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可是,学生们却为何总是不能将这种独一无二展现出来?因为缺少两样东西:一是真性情的抒写,二是对生活细节细微的体察。而这两者又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生的。唯其有了真性情,才会懂得体察生活的细微处;而如若能描绘出生动感人的生活细节,又怎会不是真情流露? 2008年上海高考有一篇满分作文,是写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的。当时的专家点评一共列举了文章的五大亮点,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①真实可感的描绘;②细致入微的描绘。这恰恰体现了真情和细节的重要性。 试想,如果一篇文章中充斥的是假话、空话、套话或者无病呻吟之词,如果它不是作者有所见、有所思、有所悟以及有了表达的冲动之后自然真实的流露,那么,它怎么可能是独具个性的?它的结果就只能是为了写好“战胜挫折”,而大写自己的父母或患了绝症,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为了写出“绿色生活”,就大谈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的哥本哈根会议(甚至个别考生闹出了“哈根达斯会议”的笑话)。 综观古今中外,无论是《陈情表》、《背影》,还是泰戈尔、哈代,为我们呈现的,都是关照生活细节后写出的人类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也好,“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也罢,只有拥有一颗情真意满之心,抓住了如此细腻动人的生活场景,这些诗歌才会如此鲜亮独特,久传于世。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 在众多的传世精品之中,《项脊轩志》是用真情再现生活细节,从而展示出独特魅力的一篇力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饱含作者血泪的小志是如何散发出其独一无二的光芒的。 作家刘亮程曾说,项脊轩是归有光“今生今世的证据”,此言真是再贴切不过。先前是“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亲自倾力修葺之后变成“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后束发读书于此,四次遭火竟不焚,与爱妻留下一段多么美好的生活,却不曾想结果竟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些生活片段的真实而细致的再现,看似平实,其实最寄情思。曾经走过的人生岁月,生命中的悲悲喜喜,物是人非事事休,睹物思人何以堪?留下悠长的回味,令人唏嘘不已。 再看一个片段: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这短短几十个字,语言、动作和神情兼备,有娘对孩子的关爱,有老妪对娘的感念,更有作者对娘的思怀。使人读来如临其境,无怪乎连林纾先生也认为是“情景逼真”。 更为可叹的是,就连一只小鸟的形态,也在作者笔下充满人情和意趣。“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在这个寂静的小轩前,人与鸟成为这院中浑然一体的生命灵动,读来有无限情韵。 我曾经在带着学生投入地欣赏过这些片段以后,请他们用一句话概括心中最真实的感受。学生们写道: 项脊轩中忆往事,含蓄低吟三代人。 悲欢离合皆看尽,一阁一忆一生情。 轩非轩,子乐极之处也,子悲极之处也。 读此志,情如淡墨漾于清水,化为千丝万缕,上下浮沉萦绕于心。 此后他们也尝试着去写自己的生活,平凡的,细微的,动情的。 “火红的落日镶嵌在天边,四周的一切也被渲染得火红火红,清澈的湖水此刻也不再透明,这火红在湖水中慢慢散开,像极了羞涩的女孩脸上逐渐泛起的红晕。” “空气中弥漫着旧时的气味。低矮的房屋前,放着几把藤椅,老人家们斜斜地躺在上面,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蒲团扇,或低声或高声地聊着些什么,时不时地看一眼老街上的行人,或熟悉,或陌生。街的外面是嘈杂的马路,街的深处却如此幽静。” “他左手拎着东西,右手牵着老伴的手,先下了一层,侧起身子,往门边站了点,垫起脚放下拎起的东西,双手扶起老伴,让她下了半层,再抬起脚,下了半层,看着老伴下完一层。动作很慢,但充分保障了老伴的安全,一点都不会让她受伤。下车后,车开了,从后窗,可以看见两位老人依然牵起对方的手,在车如流水的马路中,黄昏映照成为了他们的背景。” 当然,察细节,抒真情,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敢于接受它是个“慢的艺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提醒学生。以下这样几点是务必要注意的。 一、 真诚地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生活的原汁美 真心处处有发现,发现时时有美文。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 有一位儿童作家这样描绘雨后的广场: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那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这段文字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它,那么投入,那么兴奋,那么爱不释手。如果不是一个真挚地热爱着生活的有心人,怎么可能将孩子的情感世界刻画得如此到位?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二、 善于捕捉瞬间 生活中,有许多细节就在一瞬间,油然而生的情感也在一瞬间。往往错过了这一瞬,再次去捕捉时便索然无味;抓住这一瞬,它也许会成为永恒。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写道: 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今年高考的作文中,也不乏这样的独特之作。小作者在赶考的路上瞅见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他立刻被这三个字吸引了,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瞬间从胸中激荡而出。而高考的作文题恰恰就是“拒绝平庸”,他立刻将“风沙渡”带给自己的瞬间感悟倾泻在作文中。在他心中,虽然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家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三、 观察事物要力求细致,以便能够更好地挖掘细节内涵 有时候细节虽好,但观察不细,描写不力,就如同厨艺不精,糟蹋了美味的食物一样。 有些细节描写,或许就是对最微小细节的倾心勾勒。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百合花》中19岁的小通讯员枪筒里插了一朵山菊花,这朵可爱的鲜花在战斗打响之前还盛开在小战士的枪筒里,战斗一打响,花朵就不见了,小战士也不见了。战争与和平,美丽和凄婉,茹志娟用她的笔轻轻一拨,便拨得这样荡气回肠。 有位同学曾在周记里写下这样的文字: 这株葡萄藤,从我记事以来就在我的记忆里绿着了。绿色的枝叶上面是湛蓝的天空,我常常会张开嘴,仰起头,想象着,湛蓝的天空能挤出一滴蓝色的葡萄汁。还有几个月,它们就要绿了一片灰色的水泥墙,我每天都在期待,期待着它们陪我走过这第17个盛夏。 这株葡萄藤,在我心中美丽了很久,回味了很久。 叶圣陶说,写作不是吃饱了没事干的无聊行为,“一切写作都是有所为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写作来内省,来记录下自己的生命和作为一个个体在这个时代的生活记述与精神倾诉,那么应该算是有所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