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1、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点我名字去官网上看看有好多复习资料呢,初一到初三的好多生物的教案对你肯定有帮助.

2、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

2.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3.地球上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4.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动物、微生物

5.生物的生命现象:(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3)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4)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5)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6)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7.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2)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3)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9.生物学——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10.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衣食住行都与生物有关(2)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二章、探索生命

1.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2.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取送方法——取送显微镜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一只手提着显微镜。

(2)镜头的保护——镜头平时放在显微镜箱内的专用盒内,课间要用专用的塑料袋或布袋随时罩好。镜头脏了,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擦拭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

(3)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在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镜筒缓缓下降。否则有可能砸坏物镜和玻片标本。

(4)转换器的使用——转动转换器时不要用手指扳物镜,这容易使镜头松动,影响观察效果,应该手指握准转换器的边缘转动。

(5)遮光器的使用——遮光器是调节显微镜入射光线强弱的,强光时应选用小光圈,弱光时应选用大光圈。

(6)反光镜的使用——通过调节反光镜的角度使反射入的光线照亮观察物。强光时应使用平面镜,弱光时应使用凹面镜。

(7)计算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象的放大倍数。

3.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对光——①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可看到一白亮的视野

(2)观察——①从报纸上选一个汉字或一个字母,将其剪下,制成临时玻片标本②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通光孔中央③转动粗准焦螺旋,将物镜靠近载玻片,眼睛要看物镜,以免损坏镜头④再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最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注意: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果要将周围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

4.判定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移动载玻片,转动物镜。

5.实验中,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减少,视野亮度变暗。应调节遮光器使用大光圈,调节反光镜使用凹面镜。

6.实验: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净——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自来水

(3)取——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

(4)浸——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5)展——展平材料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7)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染色后用干净的吸水纸将临时玻片标本擦拭干净。

(注意: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取材必须薄而透明;严格按正确方法盖盖玻片,防止出现气泡)

7.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

8.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虽然不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9.实验——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方面。在实施计划时,应根据计划,通过进一步观察、调查或实验,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实验相关数据的现象。

10.实验变量——实验中可变化的因素。在实验中,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都可能是实验变量。在一次实验中,可以有一个变量,也可以有多个变量。

11.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一般设计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12.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观察、实验、调查等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推理、判断等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

13.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坚持实事求是,任何时候不能修改实验数据,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大胆的修正原有的知识。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各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

2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识图——课本33页,图3-2)

(要求: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基本功能)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线粒体

叶绿体

功能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

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生有机物

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

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结构的关系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7.实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玻片标本

(1)制作步骤:净、滴、取、浸、展、盖、染

(2)注意事项:撕取洋葱鳞片表皮不宜过大,以长、宽约为0.5cm为宜。为防止撕下的材料卷曲,可事先在取材料处用解剖刀划出一个长、宽约为0.5cm的区域,用镊子夹住一角,就可撕下边缘整齐,大小合适的材料了。

(3)观察结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的)由于细胞膜太薄,线粒体太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8.实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1)制作步骤:净(擦拭玻片,凉开水漱口)、滴(生理盐水)、取(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取)、浸、盖、染(碘液)

(2)注意事项:使用凉开水漱口,防止有食物残渣混入,影响观察效果;用生理盐水可保持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变形。因为人和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在清水中容易吸水变形。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

1.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细胞分裂的过程:(1)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2)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3)每条染色体从着丝粒一分为二,并向细胞两端移动(4)细胞两端的两组染色体分别结旋松散成染色质,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5)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3.细胞生长的过程: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体积很小,随着从外界吸收的物质不断积累,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合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就由小长大。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生长,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4.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细胞体积的大小和体积增大的速度都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5.细胞分化——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6.组织——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

7.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名称

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基本组织

分生组织

分布

叶片与果实的表皮

根茎叶中的导管、筛管和叶脉,花柄与果柄

子叶、胚乳、叶肉、果肉等

芽、根尖的分生区、木本植物茎的分生层

功能

具有保护功能

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贮存营养

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他组织

8.人体的基本组织:

名称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分布

皮肤表层、口腔黏膜与消化道黏膜等

骨骼肌与平滑肌

血液、淋巴、脂肪、骨骼等

脑、脊髓和全身神经

功能

保护、吸收

运动

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9.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10.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1.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12.系统——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系统。(人体有八套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一系列的器官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13.人体的各个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14.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15.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16.单细胞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17.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18.草履虫的形态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

基本结构:表膜(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此外还有食物泡、伸缩泡等结构

生活环境: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

形态特征:体长150~300微米,像倒转的草鞋,全身布满纤毛

运动方式: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主要食物:细菌和单细胞藻类。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生殖方式:细胞分裂

19.单细胞生物也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草履虫对食盐、冰块等有害刺激会作出逃避反应,对于肉汁等有利刺激会作出趋向反应,对光线刺激不敏感。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结构: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胚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识图——55页)

(要求: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基本功能)

2.胚是新植株的幼体。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结构

主要功能

发育时的变化

种皮

保护

脱落

子叶

贮藏营养,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营养消耗完就脱落

胚芽

发育成茎和叶

迅速生长

胚轴

连接子叶、胚芽与胚根

连接根和茎

胚根

发育成根

迅速生长,首先突破种皮

3.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4.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识图——60页,图5-3)

(要求: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基本功能)

比较项目

根 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结构

细胞大小

细胞体积较大

细胞体积较小

细胞体积较大

细胞体积较大

细胞形状

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

近似正方型

长方形

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功能

保护其他结构

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是根生长的关键部位

细胞迅速伸长,使根尖的长度不断增加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

6.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长、向水生长和向肥生长的特性。

7.根的功能: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

8.水对植物的重要性:(1)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2)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3)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一定的姿态

9.合理灌溉:(1)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2)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

10.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大。

11.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打蔫的蔬菜泡在清水中变硬挺)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施肥过多引起烧苗)

12.植物的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13.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及其功能

氮肥——枝繁叶茂(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的繁茂)

磷肥——硕果累累(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

钾肥——茎杆健壮(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杆健壮)

14.芽是未展开的枝或花。

按发育情况划分: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按着生位置划分:定芽(顶芽、侧芽)和不定芽

15.枝芽的结构:幼叶、芽轴和芽原基(识图——68页,图5-7)

16.枝芽发育成茎:幼叶发育为叶,芽原基发育为新芽,芽轴逐渐伸长,枝芽发育成茎

17.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识图——69页,图5-8)

芽的结构和发育

结构名称

将来发育为

花芽

枝芽

枝或茎

幼叶

芽原基

新芽

芽轴

伸长为茎

导管和筛管的分布和功能

结构

分布

功能

导管

木质部

输导水和无机盐

筛管

韧皮部

输导叶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

茎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名称

功能

树皮

外侧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内侧韧皮部有输导作用

形成层

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

木质部

具有很强的支持力,内部导管有输导作用

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18.植物茎的功能:连接、支持、输导、贮藏、生殖

19.实验:茎的输导功能——被染红的是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导管。木质部被染成了红色。

20.结瘤的形成原因:有机养料通过韧皮部里的筛管向下运输时受到阻碍,大量积累在剥去树皮的缺口上端,此处细胞迅速生长形成结瘤。

21.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温度、光照

22.花的结构:雄蕊、雌蕊、花瓣、花萼(识图——74页,图5-12)

结构

花柄

花托

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

功能

输导水和

养料,将花连接在植物的茎上。

着生花的其

他结构,使

花连接为一

个整体。

保护

未开

放的

花。

保护花中

的花蕊,吸

引昆虫前

来传粉。

包括花丝和

花药两部分。

成熟的花药

可产生花粉。

包括柱头、花柱和子

房,子房内含有胚珠。受粉后,胚珠发育为种子,整个子房发育为果实。

23.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24.雄蕊和雌蕊都具有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花、梨花、苹果花等

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称为单性花,如黄瓜、丝瓜等(雄花不结果)

25.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开花——花药成熟产生花粉——传粉(受粉)——受精——产生果实——形成种子——果实成熟——种子成熟

24.果实的结构:果皮、种子

25.果实的发育过程

子房

子房壁

果皮

果实

胚珠

珠被

种皮

种子

受精卵

受精极核

胚乳

26.常见的果实:小麦、玉米、向日葵的子粒,西瓜、葡萄等水果

常见的种子:蚕豆、绿豆、西瓜子、杏仁、芝麻等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17世纪,范?海尔蒙特发现水是植物生长的因子。(光合作用需要水)

18世纪,普利斯特莱发现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的因子,而且植物可以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近代科学家研究发现,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

3.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叶脉(识图——83页,图6-5)

叶片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表皮

叶肉

叶脉

上表皮

下表皮

气孔

栅栏层

海绵层

功能

具有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叶内水分散失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细胞里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细胞排列比较疏松,细胞里含有较少叶绿体

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支持叶片

5.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

(1)将材料平放在载玻片上

(2)一手固定材料,另一手持两片双面刀片,顿齐刀口,与材料成垂直,连续切下数片

(3)将刀片放在培养皿中的清水中稍一晃动,切片即漂浮于水中

(4)挑选透明的薄片制成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

6.叶片是绿色的原因: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

7.叶绿素的功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8.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9.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10.叶绿素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温度低,光照强度不足,叶片老化(出现黄色叶片)

11.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暗处理的原因:使实验用植物叶片中的淀粉除去,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被转移或消耗)

部分遮光原因:使有光和无光的部分形成对照。(两面遮光)

酒精脱色原因:使用酒精将叶绿素融去,便于显色和观察。脱色至叶片呈黄白色停止

实验步骤:(1)暗处理,一昼夜(2)选择嫩叶,部分遮光(3照光,约30分钟(4)取下纸片(5)水浴加热,酒精脱色至叶片呈黄白色(6)清洗叶片,滴加碘液(7)显色

12.淀粉遇碘,在有水的条件下变蓝色。

13.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验证生成气体为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迅速插入试管内,细木条能够重新燃烧起来

14.氧气能够助燃,支持燃烧。

15实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所以a组生成的氧气多。

16.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内的线粒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17.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18.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2)使用黑色塑料袋,防止植物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

19.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可以灭火。

20.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增产:

(1)延长光照时间(2)提高环境温度(3)及时灌溉(4)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21.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增产:

提高呼吸作用: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无机盐的吸收(方法:提高温度、氧气充足)

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使果实中营养物质的含量高(方法: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氧气,减少含水量)

22.果蔬保鲜方法: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减少细胞含水量。

23.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水。

24.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产生足够的能量使细胞分裂与生长,吸收水分。所以,种子萌发的条件与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关。

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物圈——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

2.绿色植物参与能量传递与物质循环

3.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人类的能量来源 :阳光→植物→(草食动物)→人

草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

肉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杂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杂食动物

4.世界主要食用作物的前三位:小麦、玉米、水稻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使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对平衡

6.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蒸腾作用: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

8.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重要意义:(1)促进根对水的吸收及运输(2)促进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3)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因强光照射而灼伤

9.水循环的动力是光能

10.森林与人类生存的关系:(1)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2)森林参与氧循环和水循环(3)森林美化环境有利健康

11.森林与动物生存的关系:森林为动物提供栖息地与食物来源

12.植树节——3月12日(1979)

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3、七上生物复习资料(期末)

初中七年级上生物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认识生物

1、现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他们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构成的

2、生物具有非生物不具有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繁殖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适应和影响环境。新陈代谢是指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废物

3、生物学科学探究的过程大致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

4、显微镜:(1)、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使用:安放显微镜: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放在实验台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离实验台边缘约厘米。

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安放装片:将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使玻片上的物体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观察: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地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像移动的方向。

显微镜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动物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组成,而植物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组成。其中起保护支持作用的是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含有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各种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内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的是液泡,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线粒体。

6、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由小到大,上简单到复杂,由幼体到成熟的基础。细胞的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有两个基本过程;一是先复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二是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中。细胞的分化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7、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组织就是我们把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动物。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皮肤及管状内脏的内壁,起保护作用)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脂肪、骨、淋巴等,起营养,保护支撑作用)。其中人体中数目最多的组织是结缔组织,植物的四种基本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8、人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植物由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营养器官是:根、茎、叶 ;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

9、地球上的生物主要生存在生物圈中,其范围是: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它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10、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温度,空气,水分;生物因素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间即有互助又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生物在环境中生存不仅可以适应环境,而且能影响环境;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在可生殖范围内,某生物的个体数量最多。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绝大多数生物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同时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和(氧)的平衡,促进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绿色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孢子植物。

(1)、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既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水绵的细胞由许多筒状的细胞连接而成,模式图书上51页。藻类植物是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其中近90%的氧气由藻类植物提供。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做食品,提取药物,作水产养殖的饵料,作食品原料,日用品的原料,工业原料。)(海带、紫菜等)。

(2)、蕨类植物:(蕨菜、满江红、卷柏)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而分化出了能运输水分和养料的输导组织,还有机械组织。蕨类植物是绿色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3)、种子植物:种子植物的个体一般比较高大,根、茎、叶内都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之分。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没有果实,种子是裸露的。(银杏、铁树、雪松);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分类极广泛(小麦、玉米、豆类、水果)。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分类

繁殖方式

代表植物

藻类植物

一般生活在水中

大多单细胞个体,无根茎叶分化,低等植物

水绵,海带,

紫菜,鹿角菜等

蕨类植物

阴暗潮湿

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体形大,适应陆地能力强

孢子繁殖

卷柏、满江红等

种子植物

水陆都有

个体高大根茎叶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种子繁殖

银杏、苏铁马尾松、水仙、银杉等等

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体不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空中散发水分,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的影响。进行该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的结构主要包括表皮、叶肉、气孔、保卫细胞和叶脉。叶片的上表皮比下表皮的气孔多,气孔有两个半月型的保卫细胞组成,气孔的作用: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叶片结构中表皮细胞与保卫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表皮细胞无叶绿体。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也可以有效的散热。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成活率可采用:⑴去掉部分枝叶⑵傍晚或阴天移栽⑶植物体的根多带些湿土 等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和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它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反应式表示如下;

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光合作用的方法有:间作套种和合理密植。

5、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呼吸作用的运用:田间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农作物被水淹之后要及时排涝否则要妨碍根的呼吸作用,粮食,水果等的贮藏要晒干或冷藏,以减弱它的呼吸作用。

6、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联系

场 所

原 料

条 件

产 物

能 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阳光

氧气、有机物

储存

相互对立且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活细胞

有机物、氧

有无光均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

7、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基础。(1)、绿色植物是“能量的转换器”,绿色植物能吸收太阳能并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中的能量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从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能量。(2)、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3)、是天然的“蓄水池”。在降雨过程中绿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透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另外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1、动物的主要群类;到目前为止已经被人类识别的动物园有150多万种,主要有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

(1)、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就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水蛭、沙蚕等,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2)、节肢动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动物,有蜜蜂、龙虾、蝗虫、蜈蚣和蝉等。节肢动物分为昆虫纲、甲壳纲、蛛纲和多足纲。节肢动物的特点有:躯体分部,分为腹部、胸部和头部;它足、翅触角都有分节,使它活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扩大;体表外有骨骼,它既保护的支持了内部结构,以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些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3)、鱼类:鱼类的外部形态见书上83页,鱼的鱼鳞配合鱼运动,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鱼的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脊柱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是变温动物。

(4)、鸟类: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成为飞行器;骨大多中空轻便又牢固,有利于飞行;体内有许多气囊,进行双重呼吸;没有牙齿,有坚硬的角质的喙;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形体特点:有坚硬的角质的喙;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护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骨大多中空轻便又牢固,有利于飞行;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

(5)、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膈能帮助完成呼吸过程。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体表被毛,具有保温作用,对于维持体温的恒定肯有重要意义;牙齿分化,食性复杂;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有成活率;体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级的动物。

(6)、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属于脊椎动物;而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2、动物的运动;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通过运动,有利于动物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

(1)、运动方式:奔跑、飞翔、爬行、蠕动、游泳、跳跃等。

(2)、运动的基础: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骨与骨之间的连有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颅骨)、半活动的连结(肋骨与胸骨)和活动的连结(又叫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人体的主要的关节(P93)颌关节、户关节、肘关节 、髋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3)、关节的结构(P94)图;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与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有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囊的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关节腔内还有滑液,从而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4)、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3、运动的实现。像屈肘和伸肘动作一样,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活动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4、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后天性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如鲫鱼觅食、蜘蛛织网、候鸟迁移等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称为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表现出来的,叫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

5、社会行为:我们经常见到的蚂蚁、蜜蜂、狼、猴、象、狒狒和斑马等动物是营群性生活的,其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具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有分工,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内部还存在着明显的等级。群体中人分工合作需要进行信息交流,它们利用声音、形体状态‘动作以及气味来传递信息。如蜜蜂的舞蹈信息。

6、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2)动物的活动也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3)在自然界中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和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动物不但为人类提供了食品,而且保护着我们生存的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物在仿生学、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1、病毒: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成多种多样,主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的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活活动。病毒是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病毒侵入生物体后,往往会导致疾病发生;但利用病毒特性可制成许多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病毒性疾病。

2、细菌:细菌是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微生物。细菌的形态结构:个体十分微小,基本形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等,各种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细菌的细胞中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胞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图见P112)。大多数细菌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对于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条件下可以生存十几年。生物圈中大多细菌是有益的,人们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细菌,如抗生素的生产,但有些细菌常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结核杆菌,痢疾杆菌。

3、真菌:形态结构:酵母菌等少数真菌属于单细胞生物,霉菌、蘑菇等大多数真菌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菌丝构成的,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真菌不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的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长出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暇孢子生殖。虽然有些真菌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但许多真菌还是对人类有益的:平菇、香菇可以食用;利用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利用酵母菌可以酿酒。

4、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一方面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第四章生物的分类

1、生物分类的方法。

2、生物的分类单位:生物圈中的生物可划分为界

门、纲、目、科、属、种七个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如猫、狗、小麦、萝卜各是一个物种,它们的分类地位是

动物界

植物界

脊索动物门

种子植物门

哺乳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食肉目

十字花目

沙草目

猫科

犬科

十字花科

禾本科

猫属

犬属

萝卜属

小麦属

萝卜

小麦

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反之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少,生物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4、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生命现象:①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②都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有关);③都能新陈代谢;④生殖、遗传、变异;⑤都有应激性;⑥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个体一般比较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却十分广泛。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3.光和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

6.蚯蚓体表的刚毛有助于它们的爬行运动,体表的粘液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爬行和呼吸。它们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7.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比较低,空气湿度大(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环境。

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世界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2

第二章 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目镜长度与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倍数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顺下逆上)、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使物象变得更加清晰)、反光镜(反射光线) 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

2.显微镜的使用 方法 :取镜安装;对光;观察(原则:先下后上,先低后高,先粗后细);收镜

3.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

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 解剖器具:解剖剪,镊子

计量器具:天平,量筒 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

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等

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跟实际物像呈180度旋转,不影响顺时针、逆时针

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视野中污点只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若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懂,则污点在物镜上。

6.显微镜下的气泡和细胞区别:形状规则、边缘黑而中间亮白;用镊子轻压盖玻片能变形或移动的是气泡,反之为细胞。

7.高倍镜和低倍镜比较,高倍镜的细胞体积大,数量小,视野暗。

8.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净(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净),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未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取(取生物材料——薄而透明)、浸(浸在水中)、展(展平,否则会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重叠)、盖(注意盖法,防止产生气泡)、染。

9.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浓度为0.9%的盐水)。最后染色时都滴碘液(在盖玻片一侧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两到三次)

10.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二、探究生命的方法

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前提)、作出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可以与结论不符)、实验(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设计实验时,要设计对照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唯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是为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

3.当所得结论与原有知识矛盾时,应在多次实验验证后大胆的修正原有的知识。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3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1.相同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

2.不同点:细胞壁(保护、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液泡(含有细胞液、酸甜苦辣都在这里)、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二、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三、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每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都是恒定的。

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分裂: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加)

2.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中出现染色体、染色体逐渐排列在细胞中央、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等分、两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端移动、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分、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分、原细胞中央出现新的细胞膜细胞壁)

3.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体积的大小和体积增大的速度与环境条件有关。

4.细胞分化: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不会改变数量)。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

5.动物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吸收,如皮肤)、肌肉组织(运动,如肌肉)、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如血液,骨骼)、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如脑和脊髓)

6.植物组织:分生组织(分裂细胞,如根尖,茎尖)、保护组织(保护,如表皮)、营养组织(营养,如叶肉,果肉)、输导组织(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如导管,筛管)、机械组织(支持植物体或者承受机械压力,如细胞壁)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4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形态不同,种类多样,整个身体有一个细胞组成,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1.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动,可以在水中旋转前进。

食物: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食物泡: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伸缩泡:排泄废物

表膜:呼吸和排泄

2.单细胞生物:变形虫、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衣藻、带藻、甲藻

3.单细胞生物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是生物的应激性,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组织,更没有神经系统。

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1.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2.系统: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4.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5.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6.胃是消化器官,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构成。

7.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 胃、 小肠、盲肠、阑尾、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

8.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9.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上册生物精华知识点汇总

★ 详细的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大全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书知识点

★ 七年级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大全

★ 初一上册生物必考知识点与高频考点总结

★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初一上册生物复习内容

我要初一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急需!